鄂质协[2017]12号
关于开展2017年工业企业质量标杆创建活动的通知
各市州质协、各会员单位、各有关企业:
为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实施质量强省战略的决定》、《中国制造2025湖北行动纲要》等文件精神,推动我省工业企业质量管理水平提升,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17年质量标杆活动的通知》和《省经信委关于做好2017年工业质量品牌建设工作的通知》的有关要求,现将2017年全省工业企业质量标杆创建活动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各地质协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注意发挥系统优势,积极与各级经信部门沟通,争取领导,接受指导,逐步建立共同推进机制;要加强与产业集群的密切联系和沟通,引导企业在质量标杆创建上下功夫,科学导入先进质量管理(技术)方法,提高产品服务质量,通过创建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二、组织质量专家对2017年各市州申报的全国质量标杆材料进行评审,向工信部推荐3-5家质量标杆企业。
三、结合我省产业集群实际,与各地质协和经信委共同选择部分产业集群,开展调研活动,了解产业集群中企业标杆创建和品牌建设情况及需求。下半年在全省组织开展湖北省质量标杆的遴选工作,遴选出5-10家湖北省质量标杆企业,形成我省明年创建全国质量标杆的梯队。
四、搭建交流学习平台,与经信委共同召开1-2次全省质量标杆经验交流会;扩大质量标杆典型经验的影响度,力争让更多的企业学习借鉴先进经验,总结培植更多的标杆经验。
五、结合我省工业企业实际情况,组织开展先进质量管理方法的应用培训和咨询,指导企业借鉴标杆典型经验,导入相应的质量管理方法。
六、积极组织相关企业参加国内外质量标杆经验交流活动,鼓励企业在国内外交流平台,介绍推广本企业推广先进质量管理方法的成功经验。
各地质协要将推进工作中的情况、经验、问题及时向省质协沟通,及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各会员单位要积极参与标杆的创建活动,为提高产业集群的管理水平和品牌效应共同努力。
附件1:湖北省质量标杆创建活动要求
附件2:2017年湖北省质量标杆申报标准
湖北省质量协会
二0 一七年五月二十四日
附件1:
湖北省质量标杆创建活动要求
一、各有关企业组织要高度重视质量标杆创建工作,把标杆创建工作与管理体系建立、品牌建设等工作结合起来,纳入企业的目标管理中,做到有创建目标、计划及措施,责任部门明确、有专人管理,形成常态化。
二、建立企业标杆创建体系,完善质量标杆创建制度并督促落实。
三、要通过活动,了解本企业管理水平、产品质量、科技发展在本集群、本行业乃至全国的位次,并确定标杆创建活动的目标。
四、企业必须开展全员质量法律法规教育和全面质量管理基本知识培训,并在员工中开展群众性质量改进创新活动。
五、企业可根据自身实际导入卓越绩效、6西格玛等先进质量管理方法(技术),对目前已经认证的多种管理体系进行整合,提高运行的有效性。
六、加强质量管理队伍建设,培育人才。激励员工围绕企业方针目标和存在的问题,进行知识更新,鼓励员工自学成才。建立质量奖惩机制,对在质量方面做出突出成绩的员工,给精神和物质方面的双重激励,并建立晋升制度。形成全员重视质量的氛围,不断提高全员质量素质。
七、积极参与质量标杆的交流学习,借鉴推广标杆的典型经验,不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八、发挥标杆的示范和带头作用,及时与集群中企业分享成功经验,帮助集群中的企业提高管理水平,为培育产业集群的品牌发挥主导作用。
附件2:
2017年质量标杆的申报标准
一、申报说明
(一)质量标杆是指工业企业推广应用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和质量工程技术、开展质量管理创新活动,以提高产品实物质量、改善质量保障能力和提升经营绩效的最佳实践。
(二)2017年质量标杆的申报方向为质量管理(技术)方法、“互联网+”应用两个方向。申报主体为:工业企业,包括信息、软件及相关技术性服务企业。
(三)在全面质量管理方向遴选一批在创新运用先进质量(技术)方法促进企业整体竞争力提升方面取得明显经济效益的实践经验;着重遴选一批对于消费品生产企业提升品种、品质具有广泛适用性的质量管理(技术)方法。在“互联网+”应用方向重点选择运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及新一代信息技术,提升质量管控能力以及营销模式创新能力的有效实施案例。
(四)提供质量标杆创建活动的要求的全部证实性材料
(五)同等条件下中小企业优先。
二、基本条件
(一)申报质量标杆的企业:近三年连续保持盈利;在诚信、质量、安全、环保等方面无违法行为和不良记录。
(二)质量标杆所运用的主要管理方法(技术)在申报单位已成功应用并取得可证实的实践效果。
(三)申报单位承诺分享交流质量标杆典型经验。
(四)达到了质量标杆创建活动的要求。
三、遴选标准
质量标杆应符合以下标准:
(一)科学性和创新性
1. 所应用的管理方法(技术)符合普遍性认知的科学规律,符合质量管理发展趋势。
2. 在管理方法(技术)本身或(和)应用过程中有创新性经验(成果)。
3. 所提炼的典型经验是成功应用该管理方法(技术)的核心内容,且逻辑清晰,内容完整。
(二)系统性和示范性
1. 典型经验应展示管理方法(技术)如何得到系统性应用。包括相关的组织管理、政策制度、资源保障和实施过程等。
2. 典型经验应对关键环节重点说明,包括从中获得的经验或教训,以增强典型经验的示范性。
(三)显效性和发展性
1. 有证据表明,通过应用该管理方法(技术),企业的质量水平得到提升。鼓励通过数据说明在实物质量、运行效率、品牌竞争力或效益水平等方面的进步。
2. 有证据表明,该管理方法(技术)将继续得到应用,并将持续发挥效果。
3. 有证据表明,应用信息化、智能化和“互联网+”理念提升企业质量管控能力的典型经验(技术)在同行业应具有广泛适用性和可推广前景。